0°

2个月,暴增1亿用户!全网刷屏的ChatGPT,有何魔力?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危机,这不过是一盘棋局、一次对话,一条段子的诞生,一些工作的消失,直到ChatGPT全球爆火……

  这一次,危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ChatGPT追在每一个人身后。

  100天,ChatGPT把“失业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从正式发布到风靡全球,不过100天。

  据瑞银集团报告,截至1月末,OPen AI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程序。

  这是什么概念?

  据World of Engineering整理,想要够到1亿月活用户门槛,Twitter用了5年,Meta(Facebook)用了4年半,Instagram用了2年半……

  所以,ChatGPT就是2023年的“天降紫微星”吧?真·一夜爆火。

  图片源自机器之心

  ChatGPT全球蹿红同时,它的强大不禁让大家产生一种紧迫:ChatGPT将会抢谁饭碗?

  目前为止,已知ChatGPT会做且做得不错的工作:撰写文案、编写脚本、论文写作、小说创作、代码编程、分析报告、排查系统Bug……

  ChatGPT各类技能点拉满,实打实的“六边形战士”。而这也是其为何能如此惊艳世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十项全能型选手。

  媒体网站 Insider 曾在与专家交谈和共同研究后,列举出一份最容易被ChatGPT以及类似的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类型清单:

  技术类工作: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

  媒体类工作:广告、内容创作、技术写作、新闻

  法律类工作:法律或律师助理

  市场研究分析师

  教师

  金融类工作: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

  交易员

  平面设计师

  会计师

  客服人员

  这一通列下来之后,黑马发现:文科类工作基本被一网打尽了,人均进入“失业危机”。

  说句实话,ChatGPT的横空乍现,确实第一次让黑马编辑部全体感受到了“失业的寒气”。

  尤其是当黑马同事和ChatGPT对话半小时后,一脸严肃且认真地表示:很好,可以请ChatGPT帮忙写一封辞职信了。

  因为ChatGPT所创作出来的文字内容并不拉胯。这种经过精心计算的文字虽然没有太多情感,却辞藻得当,很难出错。

  譬如,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已率先尝试过用ChatGPT来撰写大型会议演讲稿件。

  再譬如,89%的美国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更有学生因ChatGPT写出的论文拿到满分。

  更令人惊喜的是,黑马对话ChatGPT时输入知乎体——以“你不会真的以为”为开头的小说?

  ChatGPT在几秒钟内,就反馈出了一篇短篇小说。虽然故事非常狗血老套,但整体结构完整。

  在通过人们大量的尝试后,ChatGPT被认为已经初步具备媲美大学生工作水平的能力。换言之,ChatGPT足以胜任基础的、简单的、机械的文字工作。

  当然,在情感上,ChatGPT必然与普通人类具有差距。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看看用ChatGPT写出的《雨巷》:

  怎么说呢,读起来都挺好,却不能细品。措辞造句美则美矣,却没有太多灵魂。

  ChatGPT出品的《雨巷》和戴望舒先生的《雨巷》相比,并没有营造出幽深清冷的意境。横看竖看,都没有那味儿。

  总而言之,对于一些初级岗位,ChatGPT一类的AI产品将有极大可能横扫替代。

  而对于高精尖工作,以及需要人类情感大量灌输的内容,在短时间内AI产品都无法构成威胁。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学要做好规划储备,极力提升自我。因为以后的场面就是不仅人和人卷,人和AI也得卷,不论是谁,只有卷到极致才能赢。

  再顺嘴一提,AI毕竟通过模型训练,在数量上、质量上和速度上,都有碾压性优势。这样看来,不少大学专业都将面临裁撤,要不然学了20年学个寂寞。

  10年,ChatGPT重新吹起产业新风口

  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合伙人 Anu Madgavkar 对于ChatGPT一类的人工智能却有着另一种看法:我们必须把这些东西看作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品。

  其实黑马与之所持观点相似,准确点说ChatGPT的到来不是一场纯粹的灾难。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凡事要看两面,ChatGPT的成功神话,又激活了一大批AI人的心。

  图片源自新浪科技

  在ChatGPT平地惊起一声雷之前,AI圈已经死寂太久。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的新闻都是7年前的事情了。

  据MLIV Pulse对于“生成式AI是否值得投资?”的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投资者表示,不会考虑也不会使用。

  很多人认为,AI落地玄乎其选,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有十万八千里。

  但是,这回ChatGPT这回吹起的这一股新风,让大家再次从迷茫中看见AI产业的未来。毫无疑问,这是跨时代的见证。

  除此而外,AI产业的出圈式成长,还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增长,包括芯片、半导体、HPC、云计算等领域。

  图片源自机器之心

  ChatGPT的出圈点在于人机交互对话中,它既能够对许多问题快速反应,对答如流,而且还能同步筛选信息,拒绝一些不合时宜的伦理问题。

  不同于简单的信息筛选拼接,它的思考模型接近于人脑思考,规避敏感性信息,前后回答有逻辑性,甚至能是一位情商爆表的“端水大师”。

  顺便插一嘴,这也是黑马认为ChatGPT虽然可以完成搜索信息,却异于搜索引擎的地方。

  而ChatGPT一类的人工智能能做到如此强大,软件上离不开强大且出圈的训练模型,硬件上离不开CPU、GPU、DPU等芯片提供的高性能底层算力支撑。

  ChatGPT此次出圈,核心一点就是其训练模型基于GPT-3.5魔改模型和InstructGPT模型,又加入了人类反馈机制训练。在高质量和多样化的数据样本中,不断锤炼近乎于人。

  不过,这里提一嘴,现在的ChatGPT训练集内容都是2022年以前的,且并不具备实时更新,这还要在后续的训练中完善。

  硬件方面,据业界消息报道,ChatGPT的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而且它已经导入了至少1万颗英伟达高端GPU芯片。所以,未来关于芯片研发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吃香。

  在ChatGPT所掀起的模仿ChatGPT类产品潮,又会反哺相关产业从上到下的发展。影响最直接的正是半导体产业,甚至为半导体产业博得一片更加温暖的复苏环境。

  言而总之,AI、芯片、半导体、HPC、云计算等产业未来可期,可以一冲。

  从ChatGPT看:生成式智能的局限

  当然,即使ChatGPT已经大获全胜,建立了生成式智能的新一块里程碑。

  但是,ChatGPT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局限和监管局限。

  在经过大规模的社区传播后,ChatGPT仍被指出:应用落地艰难,商业前景不明。

  行业内,调用和运营ChatGPT的成本成为了大多数企业的眼前顾虑。所以,目前想要在大企业中彻底用上ChatGPT,还是比较艰难。

  不过黑马比较肯定的一点是,ChatGPT类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对于企业商来说,仍然保持友好和乐观的希冀。

  因为Open AI家的ChatGPT是真正的百亿级投资,所以免费的可能性极低。

  而这个钱,想要后续得到回报,通过个人会员制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只有ChatGPT的变现之路,在未来更多的指望To B服务。

  其实对于大小公司们来讲,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只要ChatGPT运营成本比人力成本更低。

  举个例子,奢侈品电商寺库这盘就蹭上了ChatGPT开的顺风车,宣布用ChatGPT替代客服工作人员。

  从某种程度上,ChatGPT类人工智能,也是缓解了一些老龄化严重下人口短缺的社会问题。

  只不过,ChatGPT必然还需要经历市场的长时间、大规模地考验。

  图片源自Pexels

  另一个局限就在于——监管。

  靴子如何落地?这是所有困扰数字类互联网产品的问题。

  包括去年上半年非常火的Web3和NFT,监管就像是一把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心肝发颤。

  ChatGPT同样面临这种监管局限,因为走得超前,所以法律法规都还没跟上。

  并且,ChatGPT的回答,虽然对于一些政治伦常问题已经进行了规避,显得小心谨慎,但是夹带私货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一旦回答内容涉及仇恨言论或者虚假信息,或者有人利用其编写恶意代码,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并且,如果将其奉为权威,一些不良思想就有可能被潜移默化地移植进人的大脑。

  所以,更高维度、更广范围的监管手段,是促进ChatGPT类生成式智能持续发展的必需。

  国产平替ChatGPT类将何时诞生?

  前文提到,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完成如此完美的人机对话离不开芯片算力支持。

  虽然中国和美国在芯片上稍有差距,但是在技术上,中国并非一无所有,在训练模型上,中国也还有希望追赶。

  据新京报报道,我国现存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09万家。九年多来,我国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升。

  这份数据,已经说明中国已经有多家公司在AI领域大量投入,甚至有一些不错的成果。比如,AI虚拟人、AI客服工具。

  并且,在ChatGPT刚刚火起来之时,也有一款类似的国产AI聊天软件——Glow。

  相比于ChatGPT,Glow还能在对话中虚拟语音,体验感也很新颖。只是在回答的广度和深度上,以及一本正经说瞎话的能力上,还是比不上ChatGPT。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训练模型。

  另外,在ChatGPT狂潮之后,不仅国外的巨头公司们,如谷歌、微软一类坐不住了,而且多家国内科技巨头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表示也将参与ChatGPT类AI产品研发。其中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甚至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片方——奥飞娱乐。

  总而言之,ChatGPT类的生成式智能技术,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方面防止卡脖子,一方面防止思想入侵。

  目前来看,国产平替ChatGPT类生成式智能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36氪《ChatGPT可能马上取代你,这是它能做的十个工作》

  2.机器之心《史上增速最快消费级应用,ChatGPT月活用户突破1亿》

  3.新浪科技《ChatGPT 迅速蹿红背后:底层创新不足,风险令人担忧》

  4.智东西《ChatGPT将取代金融、媒体、法律和技术工种?三分之二的从业者说不》

  5.财联社《ChatGPT的商业化前景仍需经受市场检验》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