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传说”了多年的科技赛道,2023年将提速

  2022终于结束了,它并非没有值得怀念之处,但毫无疑问,我们更期待2023。

  在2022年,嘉宾商学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坚持陪跑创业者,坚持做船头的瞭望者,为企业家们鼓瑟吹笙。在这一年里,我们开心地看到了很多嘉宾派校友终于走到了A股、科创板和港交所,准备迎接自己新的征程。这一年里,我们也伤心地闻听一些朋友,事业在疫情煎熬的中暂时停步。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呢。

  不惋惜,不呼唤,也不啼哭。也许心已不再是青春少年,但作为一个以乐观为底色的长期主义者,我们的脚步将更加坚定。特别是新年前夕,“新十条”宣告了核酸与封控时代的终结,高层外交动作频频,企业家大批组队出海签单。这些都让我们相信,在2023年全球经济的巨大挑战中,我们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机遇。

  而且,我们更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2023年,是一个完全值得期待的窗口期。一方面,历经三年疫情,洗尽铅华,一批旧模式下的创业者倒下,市场需求亟待填补;另一方面,投资大势正在改变,科技部、财政部去年发文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我们访谈了诸多投资圈的校友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已经成为新的共识。

  在岁末之际,包括国际各大投行、国内知名智库机构,以及各大厂的研究院纷纷发布了2023年的科技热点和前景预测。嘉宾商学在集中梳理之后,整理出了这些报告中的焦点区域。以下这5大科技赛道,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是经历了几番从炙手可热到质疑降温的沉浮之后,2023年将进入稳定的加速发展阶段,给创业者和求职者一个参考。以下,Enjoy~

  1、人工智能 深度交互落地

  ChatGPT,谈论2022年的全球科技新闻,这个英文组合词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概念。这款由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不仅可以像人类一样流畅对答,还能完成写邮件、写代码、写视频脚本等任务,以致于马斯克都评价“厉害的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在这个全球科技收获寥寥的年份,ChatGPT在最后阶段横空出世,让大众早已缺乏新鲜感的人工智能产业再起涟漪。很多专家甚至指出,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当然,从现实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到底何时才能达到像科幻作品《Her》或者《西部世界》那样彻底“觉醒”很难确定,科技界仍然没有人敢于下这样的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向着这一步的追求会不断持续。而且在这条也许仍然漫长的道路上,需要资源和人力的投入。而投入,则总是依赖新的故事。

  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于1955年,在过去的60多年中,即使是那些在今天看来计算机算力仍然极为有限的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也总是受惠于重大事件发展,才能持续一段投资的火热时期,比如IBM家用电脑的普及、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故事更是不断重演,无论是2007年苹果推出SIRI还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的突破,总是能撬动创投的一波增长。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2016年的谷歌AlphaGo大战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事件。其直接拉动了次年AI领域投资接近翻番的增长。此后,当这个概念被大众充分消解之后,2019年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2020~2021年间投资再次火热。

  因此,结合2022年AI产业整体投融资相对较为冷淡,在ChatGPT这个新故事的推动下,2023年,AI的创投大概率将会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对于初创型团队来说,ChatGPT带来的深度交互体验可以融合诸多场景,可以为初创团队提供诸多全新的创业选择。

  2、云计算 精细化创新机遇

  如果把不同板块整体看做一支股票的话,云计算近年来一直都是“白马股”。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二级市场上,几乎“沾云必涨”。从美国来看,无论是老牌的微软、谷歌、亚马逊,还是相对新兴的Salesforce,Adobe,云计算与SaaS一直是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

  投资与创业,跟随大势非常重要。单独看中国,2022年,中国IT产业最大的事件之一,就是“东数西算”作为一项国家基础设施工程的启动。这个与曾经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处于同一重量级的工程,每年能带动投资大概4000亿元。其带来区域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看到云服务成为未来中国IT产业的重要基础服务。从传统企业转型到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数据挖掘,大势已是十分明显。

  很多人可能认为,云计算只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游戏,只有阿里、百度或者腾讯这样的玩家才能受益于这一全新的发展趋势,但事实上恰恰相反。“东数西算”作为一项牵涉较广的系统性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都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作为一项国家级的基础设施,正在建成的数据中心最终要构筑“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全国性算力网络。

  说得更简单一些,这项国家工程就像是一个物理世界的高速网络,给每一个创业者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泛的空间。举例来说,围绕云计算,中小创业者可以搭建私有云平台、为自己熟知的行业做垂直服务,或者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设计行业解决方案。2022年,硅谷的云计算类初创公司获得了多笔千万以上级别的融资,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于一家名为Aviatrix的公司,单笔融资金额达到2亿美元。

  3、元宇宙 重铸概念外延

  自2021年火爆以来,“元宇宙”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各大投资机构、科技巨头的宠儿,“元宇宙”概念抢先布局元宇宙。在这个过程中,虽然Meta过于激进的“ALL IN”布局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赛道的热度。

  一个无法忽略的原因是,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相互依存,互为表里。随着算力的不断进化,电子类产品在成功实现移动化后,正在寻找下一个信息革命的突破口。而从二维向三维发展,正是这次技术革命的最直接路径。这也是元宇宙这个命题成立的根本:以三维的信息重新构建包括娱乐、办公、工业、教育、甚至医疗等各领域的应用。今天所谓的元宇宙这个大赛道,就是正在围绕这个大趋势构建起的技术、硬件、内容和服务。

  要看科技界是否坚信,只要回顾一下2022年中美两国科技大企业的布局就不难得出结论。除了Meta一直不遗余力的投资以外,微软、谷歌、英伟达、亚马逊纷纷推出了VR与AR周边设备或应用方案。

  更具杀伤力的是,正当2022年全球都在为这一概念的走向而持续徘徊之时,苹果官宣了推出VR头显设备和独立应用商店的消息。按照目前苹果的供应链控制力和应用号召力,苹果的入局无疑将大幅度刺激开发者的热情,进而推动VR行业的技术成熟,随之而来的将是应用与硬件互为促进的螺旋式爆发增长。

  而反观国内,元宇宙的投资热情一直就没有消退过。截至目前的统计数字,2022年三季度国内元宇宙产业的投融资事件共计339起,较上季度增加188起,增幅为125%。

  特别是在大众关注度较高的游戏与会议场景之外,工业AR正炙手可热,开拓元宇宙概念的外延。2022年11月,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了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并发布了《工业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就在前不久,一家工业元宇宙的创业企业瑞欧威尔刚刚完成一笔数千万元的融资。

  因此可以确定,元宇宙从概念的喧嚣走向了大企业实打实的投入,而苹果这个开拓者的入局必然能带动一波全球的创业机遇。

  4、区块链 官宣应用场景

  区块链概念,由比特币的火爆而起,也一度受限于虚拟货币的浮夸和混乱。但无论是中国监管层的态度还是大企业的投资,回顾过去3年,区块链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发展。而到了2022年,官方的态度更进一步:从表态支持变成了频频亲自下场。

  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中央宣传部等十六部门联合组织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正式公布,遴选出15个综合性试点和164个特色领域试点,截至2022年9月,已有29个省市将区块链技术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涉及区块链产业政策共319份,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落地及基础设施建设。

  而就在今天,全国首个国家级合规数字资产二级交易平台——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在北京举行平台启动发布仪式。这是继数字人民币后第二个区块链应用的国家队,由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联合建设的平台,毫无疑问将全面推动区块链NFT应用的发展。

  而在全球范围,2022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快数字产业的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区块链数字资产的发展。2022年3月,欧盟议会通过了加密资产监管市场提案。10月份,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

  从应用层面来看,区块链围绕联盟链和供应链两大金融体系逐渐形成,以实体经济、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元素应用为主导的两类应用模式。区块链实体经济数字化应用,以联盟链为主导,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多元化的趋势明显。目前,区块链已经在金融、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取得实际应用的成功案例,给创业者提供了诸多的选择。

  5、新能源 已形成中国优势

  在当今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诸多产业中,如果说中国在哪个赛道具有绝对优势,那答案一定是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锂电池、氢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

  无论从全球的需求,还是中国国内已形成的产业链和技术壁垒来看,新能源在2023年形成爆发式增长,是一个从学界到企业界具有高度共识的确定性。从长期来看,新能源将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行业,成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的产业。

  回顾过去几年,新能源一直是增长最快的行业。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2021年增涨60%,达到352万辆的历史新高。2022年的统计数字最终虽然尚未出炉,但根据各方面的估算,将达到600万辆左右,增涨达到75%。在2022年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个高增长堪称时代的奇迹。

  而从市场渗透率来看,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超过20%,领跑全球。而根据各方面预计,未来5年这一渗透率将超过70%,还有3倍的增长空间。根据相关部门提出的目标,10年左右全部替换新能源车,仅整车销售就能达到4~5万亿规模。

  从个体来看,中国企业正在形成马太效应,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00万辆,而到2023年,各方面预测比亚迪的销量将超越特斯拉,登上全球第一新能源车的宝座,继而有望成为下一个时代出行领域的霸主,创造福特、大众或者丰田时代的辉煌。

  也正是由于这些优势,汽车上下游的三电、系统、芯片等将继续造就大量的产业机遇。从卡塔尔世界杯到沙特建“墙”,可以看出,中国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领域已经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强势产业。有学者统计,如果加上氢能、储能等领域,整个新能源的产业链将超过10万亿。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