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OpenAI 「即将破产」谈起,生成式 AI 市场需要更多冷静

  最近有消息称 OpenAI 每天的成本高达 70 万美元,以此来推算,这家明星创业公司或很快烧完融资而破产。

  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毕竟,OpenAI 背后还有微软,微软不会允许这家公司倒闭,因为 OpenAI 事关微软的股价,甚至微软的核心战略都是围绕着 OpenAI 及其产品进行构建。

  另一方面,OpenAI 的主要成本其实是 GPU 开销,微软有足够的财力和储备帮助 OpenAI 渡过难关。

  沿着这个话题思考,以 OpenAI 为代表的生成式AI公司一定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吗?

  恐怕未必。

  首先, AI 技术确实在某些场景已经产生了可观利润,比如 Google 搜索一直依靠AI提供高质量搜索结果,从而卖出了更多广告。国内阿里、字节、腾讯的广告产品里都有 AI 技术的影子。

  但这些 AI 技术,与我们所谈的生成式AI技术并不一样,换句话说,没有人知道,生成式 AI 技术对公司利润的贡献有多大。

  与此同时,许多其他依赖 AI技术的创业公司,例如无人驾驶初创公司,已经烧掉了上百亿美元资金,但实际产生的收入寥寥无几,投资回报遥遥无期。

  其次,OpenAI 的问题的确入不敷出,但短期内不会破产,但长期以来,包括 OpenAI 在内的一众生成式 AI 公司都有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

  比如缺乏真正的落地场景。目前为止,除了为程序员自动生成代码外,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此外,大规模语言模型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直接将其应用到工程项目中风险很大,还需要大量的后期工作,这也制约了商业化进程。

  第三,当前部分投资人对生成式AI企业的追捧,本身也包含泡沫成分。一旦部分追随者退出,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导致创业公司估值迅速回落。毕竟,生成式AI并不是一个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它在某些场景效果显著,但在很多其他应用中依然不够可靠。当前天文数字的估值似乎更多建立在对技术应用前景的美好想象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工程实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我们不应对生成式AI的经济前景过于乐观。它可能会在某些细分领域大放异彩,但要成为改变世界的通用技术还为时过早。面对当前的热潮,投资人与创业者都需要保持足够的谨慎与理性。只有找到真正可靠的应用场景,生成式AI才能从炒作的泡沫中走向可持续的商业化道路。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