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I 绘画大热,ChatGPT 爆火,人工智能与人类时尚的未来几何?

  随着今年步入尾声,AI 绘画和 ChatGPT 接连走进大众视野,极高的讨论度和参与度为注定不凡的 2022 年增添了更多的未来科技色彩。

  7 月,百度 AI 度晓晓用 1 秒钟复原《富春山居图》残卷,拨动了不少资本向该领域进军的心弦。8 月,一幅 AI 绘制的画作《太空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拿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比赛的一等奖,在绘画圈引起争议。11 月底,AI 绘画相关贴文开始走红中国社交媒体,并掀起了一场“全民 AI 绘画狂欢”。

  截至本文完稿,小红书的 #AI绘画# 话题拥有 1406.9 万浏览,相关笔记超 59 万篇;抖音内 #AI绘画#、#次元AI绘画#、#AI绘图# 等相关话题拥有总计超过 122.7 亿次的播放量,该平台官方滤镜“AI 绘画”的使用人数也已超过 2653.9 万。

  12 月,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 ChatGPT 火爆全网,更是将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热度推向了另一顶峰。据 IT 之家的报道,用户规模从 0 到 100万,ChatGPT 只用了 5 天。

  人工智能为何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在时尚领域,AI 技术已经带来了哪些变化?AI 是否会取代人类,而 AI 作品的原创性又如何保证?

  下一站,《西部世界》?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而言,AI(人工智能)是一个看似遥远、实则相当近的概念。

  在科幻作品中,它是将人类发展带至新高度但也极易将人类文明带向毁灭的“奥创”、“接待员”。在新闻报道中,它是通过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最终在棋局中战胜人类选手的“深蓝”、“阿尔法狗”。在现实生活中,它则是随处可见的人脸识别,是方便快捷的在线翻译,是游戏对面的机器人玩家,甚至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啊,怎么会呢?”机器人电话。

  从 1956 年正式确立人工智能研究学科,到深度学习时代、大模型时代,人类对 AI 的探索从未停歇。AI 的发展低调、沉静,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只在极少数的高峰节点闯入大众的视野。

  Steven Gao 拥有近 20 年的机器人自动化 AI 技术赋能制造业经验,他在采访中对 Jing Daily 表示,ChatGPT 引起行业内外震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背后的基础是,能够产生与人类语言类似的文本的先进机器学习算法。“与过往我们所了解的 AI 不同的是,ChatGPT 具备了既迅速又精确地产生自然语言文本的能力,具备了自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算法。”

  位于旧金山的研究公司 OpenAI 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图片来源:BeinCrypto

  被调侃“人工智障”的 AI 正在飞速自我学习和颠覆,而在时尚行业,AI 绘画相关技术特别是图像生成模型 DALL-E 2 或许将率先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涉足时尚

  能代劳创意吗?

  9 月,《时尚芭莎》十月刊暨 36 周年纪念刊,通过与 8 组来自中国的年轻数码艺术家一同创作,呈现出数字时代与东方美学的交融。杜鹃、张丽娜两大国模登上封面大片,看似空白的背景在 AR 扫描之后化为了奇幻的数字之境。其中,艺术家@栗米桃 提及了其所使用的 TIAMAT——国内首家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平台。

  《时尚芭莎》36 周年刊与中国数码新力量合作拍摄。

  图片来源:时尚芭莎官方微博

  成立于 2021 年的 TIAMAT,专注于多模态技术的落地应用,目前提供包括自然语言驱动生成艺术工具在内的 AI 创作平台与全国顶尖的 AI 创作者社区。该平台已与央视网、中国邮政,以及多个艺术展和知名 IP 展开合作;在时尚领域,除了《时尚芭莎》,《嘉人》也是其合作的对象之一。

  与此同时,AI 技术也正在影响服装设计——集设计、生产、推广、零售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网站 CALA 已经率先将 DALL-E 模型应用于时尚设计。在超千种样式(涵盖毛衣、衬衫、卫衣等)中选择需要设计的基础款式后,使用者只需要输入描述性的文本便可迅速得到对应的设计草稿,并在草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挥洒创意。

  CALA 提供 AI 服装设计功能。

  图片来源:CALA

  “AI 设计在时尚业的应用暂时还没有太多鲜活的案例,大多是营销大于实际效果。”时装评论人文刀米在采访中对 Jing Daily 表示。而当被问及近期在绘画圈讨论热度较高的“AI 取代人类设计师”的问题,她表示目前不认为 AI 会造成短期内时尚业人员的失业。“真正能够在市场持久存在的是由创造力带来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关系仅仅靠技术无法完成。”

  尽管看好 AI 技术在时尚领域的运用,Gao 也认为 AI 并不会导致设计师失业。“AI 技术只是辅助工具,并不是作品的全部。好的作品除了给人以视觉冲击外,最重要的灵魂部分应该是作品的内容,也就是故事和情感,而这个是 AI 目前不能提供的。”

  机器人的事,算抄吗?

  正如前文所提,如今的各种 AI 模型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其需要从大量的现有资料库中进行学习,而为了产出的内容更加精准,用户在实际使用时也需要对 AI 进行资料的“投喂”。但 AI “学习”的过程,以及基于这一过程进行的内容产出,都可能会产生侵权问题。

  今年 9 月日本 AI 绘画网站 mimic 便由于“投喂”问题遭到了不少日本画师的抵制,“我拒绝将作品上传至 mimic”、“禁止将我的作品用于 AI 作画”。国内某 AI 创作平台的内部人员也向 Jing Daily 表示,他们现在会规避掉二次元领域的作品,因为这类型作品必然在著作权保护期内,很容易就涉及版权问题。无论是 AI 是否会侵权,还是 AI 作品的版权所属问题,都还有待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并对法律进行完善。

  在 mimic 平台上传的作品。

  图片来源:mimic

  与此同时,这也令人不禁发问:当未来 AI 大范围运用在时尚设计领域,原创性还存在吗?答案或许与“AI 是否会取代人类”一样:无论是艺术、写作还是时装,其更关乎想法与情感的传递。

  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艺术史:杜尚的《泉》为何属于艺术?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又为何价值百万美元?毕加索和布拉克开创的拼贴画是艺术吗?Andy Warhol 领导的波普艺术又是艺术吗?正如 Will Gompertz 在《现代艺术 150 年》中所言,“创造性对艺术而言很重要。抄袭物没有任何智力价值,但在真品里有。”

  印刷、摄影的诞生都没有让绘画消失,反而推动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观念的产生;AI,亦是如此。AI 是一个更便捷的工具,AI 作品的背后仍需要人类的想法、创意和情感。“工具是协助我们设计,而不是代替我们设计。”文刀米评论道。

  在如今这个被资本裹挟着的、如刹车失灵般必须不停旋转的时尚界,仅凭单个“天才设计师”薄弱的力量很难再支撑一个品牌出谷迁乔、高而不危。秀闭谢幕的“创意总监”的背后,有着一整个创意团队,有着无数埋头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未来 AI 在设计领域的运用,更像是将构建 mood board 的全过程加速、简化,设计师能够迅速从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张由 AI 生成的草稿中抓住自己想要的灵感。作品存在的核心,真正的“原创之匙”,仍被握在人类的手中。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